「2019科技活動周暨國家科技創新展」-亮點展品
1.行雲工程-行雲衛星
行雲工程(天基物聯網)旨在通過構建由80顆低軌通信衛星組成的星座系統,發揮通信衛星「全球覆蓋、通信距離遠、通信容量大、實時性強、可靠性高、成本低」等優勢,廣泛用於國內外的海洋、島嶼、石油、電力、地災、氣象、林業、戶外、飛行器等行業領域。
行雲工程計劃分α、β、γ三個階段完成建設。2017年1月成功完成行雲一號驗證衛星發射。Α階段計劃2019年6月底發射行雲二號01、02衛星,提供技術測試及部分行業試點應用;2020年發射至少12顆衛星,完成小規模衛星組網並拓展行業應用;2022年發射至少80顆衛星,完成全星座組網並大規模推廣市場應用。
行雲工程(天基物聯網)旨在通過構建由80顆低軌通信衛星組成的星座系統,發揮通信衛星「全球覆蓋、通信距離遠、通信容量大、實時性強、可靠性高、成本低」等優勢,廣泛用於國內外的海洋、島嶼、石油、電力、地災、氣象、林業、戶外、飛行器等行業領域。
行雲工程計劃分α、β、γ三個階段完成建設。2017年1月成功完成行雲一號驗證衛星發射。Α階段計劃2019年6月底發射行雲二號01、02衛星,提供技術測試及部分行業試點應用;2020年發射至少12顆衛星,完成小規模衛星組網並拓展行業應用;2022年發射至少80顆衛星,完成全星座組網並大規模推廣市場應用。
圖1 行雲工程(天基物聯網)系統
2.海洋深水油氣勘探開發
海洋石油工業是全世界公認的高風險、高投入、高科技的行業,本次不僅僅展現的是一套深水作業模型,更想向大家展示的是目前中海油已經形成了一套從水深30米到水深近3000米,針對不同地理、地質條件的非常完善的油氣田勘探開發及工程作業技術!
圖1海洋深水油氣勘探開發-EPCI產品圖
3.空間站工程虛擬現實體驗
項目採用虛擬現實VR設備,模擬中國空間站內部漫遊體驗。中國空間站額定乘員3人,乘組輪換時最多可達6人,建成後將成為我國長期在軌穩定運行的國家太空實驗室,基本構型包括核心艙、實驗艙I和實驗艙II,每個艙段規模20噸級。核心艙包括節點艙、生活控制艙(分為大柱段和小柱段)和資源艙三部分,核心艙軸向長度16.6米,主要用於空間站的統一控制和管理。
圖1空間站工程虛擬現實體驗
4.「攀登」--矚目朗瑪峰VR體驗項目
「攀登」是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和3D建模技術仿真搭建了珠穆朗瑪8840米以上的環境,讓體驗者體驗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攀登」為體驗者呈現爬山者攀爬時會遇到什麼樣的挑戰,更重要的是那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如:耳邊呼嘯不斷的風聲、踩著雪地的聲音、急促的呼吸聲等等。這種真實的畫面音效組合,給玩家營造了一個真實的攀登珠峰氛圍,更有代入感。在虛擬現實世界體驗到最真實的感受,其模擬環境的真實性與現實世界難辨真假,讓人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人機交互技術,使人在操作過程中,可以隨意操作並且得到環境最真實的反饋。
圖1 廣州市大灣區虛擬現實研究院-項目「攀登」
5.「溝通」--港珠澳大橋搭建VR體驗項目
「溝通」是多人協作項目。相比單人體驗,多人同時體驗會使體驗感更為逼真。同時 ,項目實現了自由行走、任意觀看、「多人」協同作業等各項功能,能夠更好地將技術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切實服務項目需求。項目基於市場主流引擎unity進行開發,硬件採用HTC Vive 設備,內容主要包含以下各項:體驗角色分為2類:一位指揮人員(紅帽子),三位施工人員(黃帽子)。
體驗內容包含:
一、港珠澳大橋介紹短片;
二、體驗建設港珠澳大橋墩身墩台製作的過程
圖1 廣州市大灣區虛擬現實研究院-項目「溝通」
6.電螺旋槳驅動的永磁懸浮列車
以永磁體同極相斥的原理為基礎向觀眾展示永磁懸浮技術在軌道交通上的應用。永磁懸浮與電磁懸浮車相比,結構簡單、節約能源、成本低廉、故障率低、性能穩定。採用電螺旋槳推動列車行駛,驅動方式新穎。
該技術在科普領域獨有,已獲國家專利證書,並為中國科技館研制了一台,可以向各科技館及科普基地推廣應用。
圖1電螺旋槳驅動的永磁懸浮列車